今晨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发生了3.4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很多市民反映震感强烈。请看以下报道。
山西太原小店区发生3.4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18日07时22分在山西太原市小店区(北纬37.66度,东经112.52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地震的等级是如何划定的?
震级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最常用的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目前人类有记录的震级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的9.5级地震.
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1度到12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Ⅶ 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