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全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星巴克的门店,以及手握星巴克咖啡的行人。不知不觉中西方的咖啡文化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对于价格不菲的星巴克咖啡我们究竟真的了解吗?
为什么星巴克不卖小杯咖啡?
中杯、大杯、超大杯是中文翻译,原本对应的专有名词是Tall、Grande、Venti,源于意大利语。
你看『咱』高Bigger人士,点单不都这么说嘛~ "grande latte with soy milk,double shots please" XD
Tall - 直译是高杯 - 表示我们常见的小杯
Grande - 宏大的杯 - 表示中杯
Venti - 通风孔大杯 - 表示大杯
/感受下原意再用专用语点单,讲起来是不是略带夸张自得,又有种高冷神秘的良好感觉?
单词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星巴克在1985年初建Coffee Bar,时任销售总监 Howard Schultz(现任董事长CEO)深受意大利咖啡文化中浪漫情怀的感染,引入了一系列当时米兰咖啡馆使用的语言,来营造星巴克Coffee Bar的美好、浪漫感觉。不止杯型,咖啡的菜单、制作细节都被融入了大量意大利风情定制,同属一时期的还有现在广为流传的拿铁(Latte)。
插播:在此之前美国并没有如此称呼的咖啡产品,大众饮用的咖啡只有煮泡过度的纯咖啡,品类口味可以说是非常单调和糟糕。经Howard的大胆尝试,星巴克第一家Coffe Bar大火(星巴克初期发展的个中历程还有波折,此处先按下不表)咖啡饮品的客单价不可想象得大倍数提高,利润率抵达90%…
相似地,近年推出的星冰乐(Frappuccino),最近推出的馥芮白(Flat White)等等,他们都一样,代表星巴克的产品,也是一种星巴克的产品语言,构成星巴克的语言标志。
星巴克语言的设定一向非常讲究,要同环境一起,带给顾客良好的使用感觉。比如,把小杯偷换称Tall(高杯),点单的我们被星巴克友好得隐去了小杯型单价最低、体积最小的真相,感到更得体更荣耀…没错,这本质上是星巴克最擅长的洞悉人性的营销。
标志语言有着神秘的力量,它像是一种契约、密语,在教授大家使用的同时,使用的仪式感加强了环境氛围,并且让每一个人都有了更强烈的共同群体认同。随着这些专有称呼被广为流传,甚至变成流行语,品牌效应就此建立,广告效果不言而喻。
今天我们已在生活中看透了诸多庸俗常见的营销手段,当然可以大加讥讽诟病,嗤之以鼻,但更有趣的是,找出这些神秘之手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从创造者的视角,进一步去思考何为良好的群体感受、时代变迁中大众变化的需求。我想这才不枉我们此生无尽的好奇心与无比宝贵的理智吧。
星巴克一杯咖啡的利润是多少?
一杯咖啡应该多少钱?对于这个问题,经常在咖啡店消费的白领人士们可能没有想过。但是,央视昨日上午的报道称,每杯星巴克拿铁的物料成本不足5元。
央视报道称,记者采访并对比了北京、伦敦、纽约、孟买的星巴克同款拿铁咖啡的价格,北京最贵27元,孟买的最便宜,只有人民币14元多。虽然在纽约和伦敦,这样一杯咖啡也卖到了人民币20元以上,但星巴克在中国的高价格,同样带来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