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乌骨城——而今迈步越雄关

2014-04-21 14:43:56   编辑:佚名   来源:丹东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核心提示:  展开雄鸡状的地图,视线从鸡冠处向下移动,鸭绿江自长白山发源,滔滔汨汨,湛蓝一线,蜿蜒向东奔流。江畔,丹东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雄鸡的脖颈上,透出温润的光泽

  展开雄鸡状的地图,视线从鸡冠处向下移动,鸭绿江自长白山发源,滔滔汨汨,湛蓝一线,蜿蜒向东奔流。江畔,丹东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雄鸡的脖颈上,透出温润的光泽——这是它的色彩,也是它的气质。作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之一,152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不完的秀美山川,说不尽的人文历史。

  《走遍丹东》将通过记者的实地走访,以手中的笔和镜头,描摹鲜为人知的奇山秀水,记录风貌人情,让您坐在家中,仿佛身临其境。

  线 路

  从丹东出发,上G304国道,往凤城方向行驶。过了边门镇,拐向古城里,再走不远,就能看到一块石碑,上面五个清晰的楷体黑字:凤凰山山城。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便是乌骨城了。

  钩 沉

  相传,凤凰山古时候不叫凤凰山,而叫乌骨山。1500多年前,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在山的东侧修筑了一座城,因山为名,叫乌骨城。考古资料显示:乌骨城由86段城墙、87段天然屏障组成。城墙全长7527米,其中完整城墙长2355米,倒塌城墙长5172米。

  尽管历经风雨的磨蚀,但乌骨城的遗址,至今仍留存不少。根据市文物考古所历年的文物勘察,计有:三座高山哨所遗址、一处烽火台遗址、一处旗杆座遗址、一处点将台遗址、一处枯井遗址、一处采石场遗址、一处窑址。

  游 历

  记者来到乌骨城的那天,本来预报有雨,结果天公作美,竟然是个响晴天。8点钟集合出发,车刚一启动,几个孩子便兴奋起来,一路上唧唧喳喳,说笑个不停。1个多小时的路程,似乎比预想的短暂许多。

  从公路拐入一条土路,不一会儿,大巴车在一块石阶旁停下。丹东方向户外俱乐部领队杨思宁告诉我们:这就是点将台了。不过,此点将台乃是唐朝大将薛仁贵建的点将台,与乌骨城关系不大。只是从残存的土堆,以及荒草、沙土中,略能嗅到一丝沧桑的气息——千年古城,就在不远处。

  在我们到达之前,已经有一辆中巴车停在点将台了。那是来自丹东某网络群的驴友,也是来寻访乌骨城的。

  从点将台到乌骨城,大约要走半个小时。整顿好行装,队伍便出发了。一路上,大家的话都不多。期盼的情绪像急促的鼓点,催动着行进的节奏,尽管气喘吁吁,额头冒汗,却没有人在中途停顿下来。

  苍茫的天穹,白云羊群般忽聚忽散,随着清风流动,又像泡沫一样徐徐散开。远远望去,一处隘口赫然伫立,两侧的城墙宛如双翼,逶迤向山上延展。

  隘口处尽是石头,规整的、杂乱的,大小不一,不似青山绿水间泛着幽幽的青光,而是涂满了沙土的厚重。短暂的休息之后,领队高喊:体力好的可以爬左面的城墙,带小孩的、体力稍差的,建议爬右面的城墙。记者粗粗向两边分别望了一下,城墙掩映在树林中,看不出谁更平缓、谁更险峭。

  记者选择先爬右侧的城墙。成千上万的石块儿,垒成约两人高的城墙,从造型上看,充满一股原始感。如此矮小的城墙若是修在平原上,恐怕连猫狗都抵挡不住;但凭依山势,居高临下,就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令人疑惑的是: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没有吊车、推土机等现代工具,仅凭人力和畜力,是怎样把石头搬运上山的?又是怎样砌成固若金汤的城墙的?

  或许,只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上山的路分为两条:一条是城墙下的山路,一条是城墙之上。山路狭窄,多数人排成一条长龙,顺着墙根儿缓缓往山顶行进。杨思宁踽踽走在城墙上,这是为了能够全面掌握队伍的动态,及时应对突发的状况。山中,几朵映山红迫不及待地先开了。杨思宁边走边提醒:不能摘啊!

  山路不是很崎岖,但也要依凭栏杆和扶手才能顺利上山。这些硬邦邦冷冰冰的铁杆子,仿佛几根瘦硬的冰棒,落入热气腾腾的老汤,污了味道。虽然给游人提供了便利,却也破坏了古城原汁原味的风貌。

  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古城宛如一条灰色的巨蟒,从历史深处迤逦而来,到了凤凰山下,耗尽了气力,风化成一片古老的图腾,镌镂在蜿蜒起伏的山脊上。其中隐藏的神秘,后人不断地挖掘着、探索着……

  一位女游人喘息停当,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半是满足、半是得意地叹道:“唉!没想到我也能爬上来呀!”

  体 验

  从山上回到隘口,杨思宁一声招呼:累了的回车上休息,不累的继续爬左面的城墙。说完,一马当先往山上走去。记者跟在他的身后,心中忐忑:据说这一侧山势陡峭,非经常爬山之驴友,轻易上不得。话虽如此,可是一想到“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也就顾不得了。

  果然险峻。左侧起码还有路可循,这一侧的山径,简直不能称之为路。更倒胃的是,城墙几乎都是新砌,犹如古董中的赝品。

  在一块倾斜的岩石上,记者前面(准确说是斜上方)的女同伴忽然卡住了,大呼“我上不去啦!”山风呼啸着拂过耳畔,山间的树杈不住摇曳,摇得人心魂荡漾。一股恐惧的火苗倏然窜起,火烧火燎,从心窝直往脚底蔓延。慑于大自然的威力,记者不敢稍挪一步,保持着一个固定的姿势,渐渐感到难熬。幸而杨思宁及时赶到,稳住了女同伴。记者无“前”顾之忧,遂小心翼翼地蹭到了安全的位置上。

  体力不多,装备不足,我们不敢再向上爬。

  下山时,杨思宁带领记者和女同伴,还有一男一女两位驴友,抄了一条“捷径”。由于没有穿专业的登山鞋,记者一路踩着灰呛呛的泥土,坐滑梯一样,慢慢跐溜到了山下,自然,鞋里灌满了泥沙。

上一篇:老人今年96岁 20岁考入黄埔军校15期
下一篇:凤城市关工委开展帮青致富活动各具特色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