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总是美好的,未来总是不可预测的!这句看似废话的语句,却让很多人在其中迷失!人总是会在失意或者不开心的时候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但人生的真谛应该是往前看,因为回忆就是回忆,一旦成为回忆以后就不可逆转了!
人为什么喜欢回忆过去?
大多数回忆,是因为之后没有再得到更好/坏的可以取代的记忆,才会留存下来并被时时拿出来缅怀。
然而,你人在朝前走,又何必活在过去呢。
如果是痛苦的过去,且久久不忘,那么可能有两种情况:
1.这个痛苦的事情伤你非常深,且留有后遗症(身体/精神/生活/经济)。
2.在那件事情之后,你在那个领域(爱情/友情/亲情/工作/。)没有再有过更深刻的回忆,也就是说你在那个领域的活跃度太小了,收获的新的感受完全不能覆盖本来痛苦的那块回忆。
对过去,不抱怨、不憎恨,留着时间,做更好的自己,做自己以前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等容易怀念的时光过了之后,会发现,得到的竟然比失去的还要多得多。
人的记忆会存在多久?
三四岁时的事儿,成年大多不记得
小孩到底几岁开始记事儿呢?
要先明确,我们一般说“记事儿”,指的是长大之后对儿时留下记忆,并不是说小孩没有记忆力,实际上2个月大的婴儿能记事24小时,18个月大的时候就能记3个多月了。为了看看记事儿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科研人员让人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做出图来一看,人的孩提记忆能分成清晰的“两相”。2-3岁前的记忆几乎为零,3-7岁记忆量快速增长,但和成年比仍然是零星的。从这条曲线也能看出有趣的一点:对六七岁时的记忆绝不是成人遗忘曲线的简单延长,就是说,幼儿园时留下的回忆少,并不仅仅因为年代久远。小时候忘事,和大人忘事的机制很可能并不相同。
人类10岁前的自传体记忆分布情况:
上世纪90年代有个非常有趣的“火警”研究,1984年,某儿童学习中心的火警突然响起,老师紧急把小朋友从大楼里疏散出来,其中一个班小朋友三岁半,另一个班四岁半,他们坐在沙坑旁边,看警察和消防员叔叔里里外外忙活一通。叔叔们发现原来只是有人爆玉米花引响了警报。老师把前因后果给小朋友们解释了,便继续上课。两周后,研究人员把小朋友召集回来,问他们是不是记得两周前那件事,所有小朋友都记得,但三岁半的小朋友却复述得没头没尾,很少有人能讲出自己当时在大楼里上课,更几乎没人提到火警警报只是因为爆米花。而四岁半小朋友就能完整复述整件事了。
7年后,科学家们再把当年的小朋友约回来,当年四岁半的小朋友如今仍然能清晰回忆起整个,其中三分之一复述得格外突出;而当年三岁半的小朋友几乎没人能达到同等回忆水平,甚至其中很多人把这件事忘得影儿都没了。
记得不记得,影响因素多
三岁前的记忆为什么被抹掉?处于“记事儿”转折点的三四岁又发生了什么?
科学界有“未成熟大脑”理论,还有个词“婴儿失忆”。虽然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在怀孕6、7个月的时候确实已经基本成型,但出生后还要继续发育不少。皮层会再形成很多突触和髓鞘,海马区也会加入无数新的神经元。可以想像,硬件没跟上,存储能力自然不足。
也有科学家觉得软件也重要,越大的小朋友,理解能力更强,更能搞清楚状况。理解有助于记忆。比如在火警实验中,四岁半小朋友有更丰富的“社会阅历”,他们知道消防员是做什么的,可能回到教室后也更仔细地听老师解释了。
更强的表达能力也有助于记忆。欧美家长比较喜欢在小朋友回家后对他们问东问西,让他们讲述白天发生了什么——这些国家的教育理念认为,和爸爸妈妈复述自己的日常经历,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四岁半小朋友表达能力肯定比三岁半的更好,回家一讲,记得更牢;而三岁半小朋友可能回家根本没法把这件事讲清楚,甚至都没有讲。科研人员还推测,因为亚洲的爸妈没有回家讲幼儿园见闻的传统,所以如果同样的实验在中国做,小朋友们能回忆起这件事的肯定会相对较少。事实上,欧美人对儿时最早的记忆,确实比中国人的要早大概半年。
新神经来得快,旧回忆去得快
最近,科学圈又有了新假说——婴儿时期脑子长得太快,以至于把记忆快速“抹去”了。听着有那么点意思却又似乎不靠谱,于是为了验证这个假说,科研人员组织了不同年龄的小鼠,分成婴儿鼠和成年鼠两组,给它们的脚丫施行电击,然后在此后1-28天不等的时间内,将它们拿回“受刑”场所,看它们是不是还记得受过的刺激,具体方法是看它们是不是愣住(freezing behavior)。如果小鼠愣住,就表示它们害怕了,也就是记得之前的惨痛经历。结果发现,在实验期间,成年鼠不管多少天之后都记得之前受的电刺激,但婴儿鼠只有电击过后一天记得,两天之后开始忘记。科学家通过跑步等办法加快成年鼠海马区神经元的生长,发现能促进它们忘记;再抑制婴儿鼠神经元的生长,发现它们就能多长点儿记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