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猎归来的母豹子发现自己的幼子被蟒蛇吞下,随后做出了咬蛇救子的举动,就在小编为母豹子的行为点赞的同时!这头母豹子又把蟒蛇吞下的幼子给吃掉了,真是一波三折肥水不流外人田啊!只能说畜生还是畜生,人类为什么能统治世界不是没有原因的!
母豹逼蟒蛇吐出幼崽:
一只刚产下幼崽的母豹外出捕猎,但当她归来时却发现幼崽不见了,一条藏在洞穴下方的大蟒蛇引起了她的注意,看到蟒蛇的腹部有一个小包,母豹立刻发起了攻击,强势攻击下,蟒蛇慢慢吐出一个肉团,正是母豹丢失的幼崽,但已经停止了呼吸。这时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母豹看了下幼崽的尸体,便开始一口一口撕咬,将幼崽吞进了自己的肚子。
食肉动物专家这样解释这场悲剧:“你所看到的是,她正努力摆脱这种气味,如幼兽或血液的气味,任何异常的气味都会引起关注,如其他豹子或其他食肉动物,想要分清她的这种行为中包含了多少情感因素,多少的生存本能,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我丝毫不怀疑她确实感到很痛苦,她也有情绪化的时候,但要说明这种情绪到底是什么,确实非常困难。”
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有什么区别?
猫科 Felidae 是猫性类中分布最广且是唯一现代可见于新大陆的一科,其中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最引人注目的动物。
猫科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强的一科,是高超的猎手,其中大型成员往往是各地的顶级食肉动物。多数猫科动物善于隐蔽,用伏击的方式捕猎,身上常有花斑,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而现在多数猫科动物却因为这些美丽的花斑而被人捕捉用来制作高档时装,加上栖息地破坏等其它原因,使猫科动物受到严重威胁。而猫科动物最为重要的食肉动物特别是顶级食肉动物,其数量的减少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猫科动物起源于类似猎猫类的原始类型,猎猫类形态和性类似现在的猫科动物而较原始,以前作为猫科动物的一个亚科,现在则多作为独立的猎猫科 Nimravidae 。猎猫科大体占据和猫科类似的生态地位,比较多样化,多数犬齿比较发达,其中有些成员如始剑虎 Eusmilus 等发展出了类似剑齿虎的发达的上犬齿,是当时厚皮动物的主要捕食者。
真正的猫科诞生后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支上犬齿逐渐延长,另一支犬齿趋于变小而身体比较灵活。上犬齿逐渐延长的这一只被归入剑齿虎亚科 Machairodontinae ,其中以晚期的剑齿虎 Smilodon 为代表。剑齿虎大概是所以史前哺乳动物中最引人注目的,体型巨大,上犬齿特别发达,可能以厚皮动物为食,并随着厚皮动物的减少而消失。
猫科动物,即Felidae,是一种几乎专门以肉食为主的哺乳动物,属食肉目,生活在除南极洲和澳洲以外的各个大陆上。如今人们将它们分为4个亚科,即猎豹亚科(Acinonychinae)、猫亚科(Felinae)、豹亚科(Pantheriinae)、猞猁亚科(Lyncinae),共36种。
犬科canidae是适应追逐猎物的食肉类,全部为陆栖类型,只有极少数种类偶尔会爬树。犬科是食肉目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科,除了少数岛屿外,几乎遍及陆生食肉类的全部分布范围,并且是唯一在白人之前到达澳洲的陆生食肉目成员。犬科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和亚科的划分有很多不同意见,这些意见甚至差异极大。简单的从体型和习性来说,犬科可以分成体型较大,食肉性较强,可以捕食较大型猎物的犬类,以及体型较小,食性略杂,主要捕食小型动物的狐类。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是狼canis lupus,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最北可进入北极圈,其中北极地区的一些狼身体为白色,又称北极狼,但并非独立的物种。狼不仅体型较大,而且还有成群捕捉猎物的习惯,因此可以捕捉原比自己大很多的猎物,成为北方地区最强大的捕猎者之一。与狼同属的其它成员还有北美洲的郊狼、赤狼和非洲及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几种豺(胡狼),它们体型比狼小,不及狼凶猛。家犬也与狼同属,可能是狼的后代,也可能起源于豺,或者是混血,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狼以外另外两种集体捕猎的动物是非洲的非洲猎犬(非洲野犬)lycaon pictus和亚洲的豺狗(豺、亚洲野犬)cuon alpinus,它们体型虽然小于狼,但是凶猛程度可能更甚,其中非洲猎犬可能是犬科中唯一纯粹肉食性的成员。类似狐的小型犬科动物的习性更加多样化,典型的狐如广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赤狐vulpes vulpes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浆果、鸟蛋等。非洲的大耳狐otocyon megalotis则食物基本限于昆虫,以白蚁为主。大耳狐和其它犬科动物成员的关系均比较疏远。犬科唯一爬树能力比较强的成员是北美洲的灰狐urocyon cinereoargenteus,常会爬上树木。东亚的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也偶尔会爬上矮树,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外形介于狐和浣熊之间,食性比较杂,也是犬科中吃植物性食物最多的成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