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订亲钱都直接上称称了?用钱的重量来衡量礼金,这尼玛想想就觉得恐怖啊!还让不让人娶媳妇了?
3斤3两百元大钞多少钱?
一万元人民币新钞的重量是115克 厚度大概1厘米
三斤三两=1650克 大约14.35万人民币 因为限额是百元大钞,所以小数点取到百位
订亲男方一般需要给多少礼金?
一般订婚礼金的数字都是比较吉利的那种,还是很讲究的,有时虽然钱不多,但是也算是表达一种对爱情应有的尊敬。参考:10001万里挑一、15010万无一失、18000要发、21000两愿意、31800三家一起发、48000四平八稳、50001掌上明珠、150000万紫千红。
订婚礼金它的本身意义不是在于礼金的数量上面,而是对于传统习俗的一种尊重和继承,我们需要的是那种文化的传承,而不是金钱上的堆贴。我想人们应该知道,建立在金钱基础之上的爱情肯定是不牢靠的,不管是哪一方都会是在思想产生变化的,可能当时没什么感觉,但是后面也许就会产生反正就是我花钱买回来的,我想怎样怎样,也就会导致了婚姻的不健康,甚至是破裂,所以也就是说,当婚礼参杂了太多金钱后,就失去了它原本的神圣浪漫,礼金一定不要过于讲究,量力而行,合理就好。
礼金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70年代:三转一响,好有面子
当时普通人的月薪在50元左右,结婚需要“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骑永久牌自行车去上班,用蝴蝶牌缝纫机给家人改衣服,就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了。”60多岁的老街坊陈叔回忆道,当时不兴攀比,结婚礼金普遍在300元左右,家庭条件不好的不给礼金也不计较,结婚花费不超过800元。
●上世纪80年代:礼金翻番,高至千元
上世纪80年代广州职工工资增长最快的年代,城镇职工年人均工资由1978年的714元猛增至1990年的3504元,礼金也实现翻番,当时结婚男方给女方的礼金一般在500-1000元之间,婚礼一般花费在3000元左右。
●上世纪90年代:大操大办,礼金过万
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了商品房年代,房子开始成为年轻人结婚的心头大事,家具电器、衣服首饰、婚宴花费开始上涨,大操大办之风开始盛行。普通家庭的结婚礼金在2000-6000元,家庭富裕的可以达到9000-10000元。
●跨入2000年:有房有车,拼妈拼爹
“三大件”升级为房子,车子,票子,年轻人结婚基本要靠父母在经济上的鼎力支持,80后独生子女对于婚礼更是讲究。“婚礼没个15万办不下来,没有父母的支持怎么行。”广州仔陈先生告诉记者,广州人相对实在,普通工薪阶层礼金在2万-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