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是由古时期食肉类进化而来。在第三纪早期,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有数个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猎豹,贯穿各地质时期而进化为现今的猎豹;一支是犬齿高度特化的古剑齿虎类;一支是与古剑齿虎类相似的伪剑齿虎类;最后一支是古猫类。古剑齿虎类和伪剑齿虎类分别在第三纪早期和晚期灭绝,古猫类得以幸存。其中,类虎古猫就是现今的虎的祖先。后来,古猫类又分化为三支:真猫类、恐猫类和真剑齿虎类。其后二者均在第四纪冰河期灭绝,只有真猫类幸存下来,并分化成猫族和豹族两大类群而延续至今,现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员之一。
谁都知道老虎是凶猛的食肉动物,南京珍珠泉野生动物生态园特地将“老虎吃牛”这一节目放在长假首日推出,没想到三只饥肠辘辘的老虎虽竭尽全力与一只老黄牛轮番“较量”,却终以黄牛获胜而告终。
老虎打不过什么动物?动物园东老虎不敢吃牛!
昨天上午11时,扣人心弦的“老虎吃牛”节目开始上演,工作人员先是将一只体重有200多公斤的老黄牛赶进训练场,随后拉开小铁门,窥视黄牛已久的三只老虎立刻冲了进来,围着悠闲自得的黄牛注视一阵,突然间一只老虎猛地扑到黄牛身上,黄牛惊恐地四处乱奔,两次重重撞向铁栅栏,试图逃离。三只野性大发的老虎咆哮着将黄牛围在铁栅栏边,其中一只老虎一口咬住牛颈部,将黄牛的头死死压在地上,另两只老虎贪婪地舔着牛的伤口。很多游人听到黄牛发出的惨叫声后,情不自禁地为黄牛鼓劲呐喊。黄牛沉寂片刻后猛地一甩,逃脱了虎口。搏斗继续进行,约15分钟后,一只没了耐心的老虎竟然丢下猎物,跑到树阴下休息去了,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笑声。剩下两只老虎依然紧盯猎物,但经过近半小时的“较量”,两只老虎虽然用尽吃奶的力气,仍未将受伤的黄牛制服,此时,游客中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游客建议下,园方最终将三只老虎赶出了“角斗场”,负伤的黄牛成了最后的“英雄”。
推荐阅读:上文中的老虎已经没有野性了,小编不禁大胆的想了想!老虎是不是也可以驯化?小编查阅了一下相关的资料,发现还真在中国清朝有着驯养老虎的历史:
估计大家都熟悉初中课文《黔之驴》吧,柳宗元笔下那头装腔作势,最终成为老虎口中食的驴子,那只由胆怯到试探,最终咆哮而起,吃尽驴肉而去,性格有点狡黠的老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有点动漫色彩的故事发生在贵州,然而,柳宗元老师可能想不到的是:同样是在贵州,当地的农民在清朝时却能将凶猛的老虎驯化成耕田的工具,这又是怎样一回事呢?
驯化第一步:
通过驯化 老虎也爱吃大米
清朝的史料笔记《清稗类钞》中的“农商类”记载,贵州一带多山,老虎也多,估计都是华南虎,“黔多山,重峦山谷间时有虎迹。”这么宝贵的资源不能浪费了,当地的山民很有创意,竟然想到要将这位山中大王训练成耕田的牲口,“能代耕牛之役。”
把老虎变耕牛
要把老虎变耕牛,第一步是要将它擒拿过来。这个还容易,设一个陷阱,放上诱饵,诱使老虎踏入陷阱,然后用笼子关起来。抓到手之后,就开始改变它的饮食结构,向笼子里投放煮熟的谷物,在谷物当中稍微夹杂一点肉类食品。
这位大王本来就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当然不屑于这种植物类食品,不吃。可是,饿了几天后,哪里还熬得住,不得不屈尊去吃投入笼中的食物,估计本来只是去吃谷物中的肉类,但是肉类太少,都夹杂在谷物当中,结果不得不将米饭也吃进去。
老虎不是吃素的,据科学统计,它一次吃肉的数量在30公斤左右,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说一只孟加拉虎一天吃5公斤肉。
总之,谷物喂不饱我们的山大王,饿了好几天,趁着它病歪歪,一时丧失攻击力的时候,农民就对老虎身上的装备进行改装,将适合捕食的部分全部删除:用铁锤将它的利牙敲掉,用大剪将它的爪子剪掉,让它身上的装备不再具备攻击性,让虎爪跟牛蹄没有区别,“使平贴如牛蹄。”
卸掉了攻击性装备的山大王继续被关在笼子里,继续投给煮熟的谷物大米,此时尚未彻底改变饮食结构的它,当然吃不饱,山民在此时故意将它放出笼子。放虎归山,王者归来,应该是件高兴的事,只可惜,大王风采犹在,却没了利牙和钢爪,原有的装备已经被删除和卸装,捕食的程序就无法进行了,“时不利兮骓不逝,虎兮虎兮又奈何”,捕捉猎物已经很艰难,就算是抓到兔子、獐子,却不能咬,不能吃,“不能攫获他兽,即攫获,亦不能啖食也”。无奈之下,虎大王又得回到捕捉过它的农民家里。
驯化第二步:猛虎家畜相安无事
老虎回来,就进入驯化的关键一步:训练它懂得人意。刚回来的时候,农民故意不给它饮食,老虎不得不摇尾乞怜,于是用绳子系好它的脖子,还是用谷物喂养它。
标签:
上一篇:南极洲外星人基地真的存在吗?外星人会对地球人态度友好吗?
下一篇:监狱在押犯人的生活图片,监狱中的男人如何解决自己的生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