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可以说一种自发的焦虑症,是我们主动地行为造成的被动的影响。现代社会,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的拖延症都被突现了出来,并且这种症状不仅仅会发生在成年人的身上,在青少年儿童中更是普遍存在的。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拖延症是如何形成的,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拖延症是怎么形成的?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大家都在用这种快节奏高效率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可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一种名为“拖延症”的病症却日益猖獗,它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和工作,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简单的举个例子:
一个人认为自己5天之内可以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离期限还有15天的时候一点不着急,直到最后只剩5天了才开始。 这种紧迫感和焦虑往往促发人的斗志,会让自己觉得,自己只有在压力状态下才有做事情的状态。最后拿到成绩的时候,成绩往往不是很差,这样子就强化了自己最 适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压的状态下工作的心态,并且对以后的行为不断进行自我暗示。
据了解,拖延症是一种非必要且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很多人认为“拖延症就是懒惰的代名词,只要能勤快起来,一切都会不治而愈”,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产生拖延行为的根本原因是恐惧心理。
现代人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再加上解压能力不强,当面对压力时,一些人会出现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处理的情况,于是选择了拖延。然而,当人们出现这种心理时,自己不以为然,身边地人也不重视,这又为拖延症提供了滋长的土壤。
拖延症的表现有哪些?
1、百分之二十的人认为自己是长期拖拉的人。对他们来说拖拉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并不适应它。这种状态充满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不能按时付帐单,他们忘了买音乐会的门票,他们直到圣诞前一天才去买礼物……
2、拖拉并非不重要,虽然通常我们不把它当作一个严重问题。它其实是一个自我调节的深奥问题。通常我们都宽容别人拖拉的借口,这也是问题的根源。
3、拖拉并不是时间管理或者计划方面的问题。拖拉并不因个人对时间的估计能力而不同,虽然这些人会更乐观一些。法拉利教授强调说:“要一个拖拉的人做一个有计划的人,就像让一个长期消沉的人马上振奋起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