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朝阳特色的创模模式纪实

2014-06-12 15:10:08   编辑:佚名   来源:朝阳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核心提示:  大凌河综合整治使缺水城市变成了辽西水城,青山工程使秃山变成了生态绿洲,蓝天工程使古城的空气格外清新。通过7年创模,朝阳这个辽西北生态脆弱区,不断加大创模投入,

  大凌河综合整治使缺水城市变成了辽西水城,青山工程使秃山变成了生态绿洲,蓝天工程使古城的空气格外清新。通过7年创模,朝阳这个辽西北生态脆弱区,不断加大创模投入,使生态得以修复。凌河治理和生态修复成为朝阳创模的最大特色,朝阳摸索出了一条生态脆弱地区推进创模工作的成功经验,形成了独具朝阳特色的创模模式。

  治理凌河让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我市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大凌河长期以来水土流失严重,部分河段污染严重,生态严重退化。为改善大小凌河生态环境,我市开展了凌河治理阻击战。一是生态凌河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市完成退田还河4.7万亩,栽植河滩生态林1.2万亩。建设完工大凌河朝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形成湖面1万亩,绿化带3000余亩。实施了5个县(市)防洪生态景观工程、凉水河10里河口湿地工程、大凌河第一湾、小凌河第一湾生态封育区景观治理等19个集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治理项目。积极推进39个滨河小城镇工程建设。实施了5项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长度61公里。开展了第二牤牛河入河河口湿地等10项湿地保护建设工程,共形成湿地1000万平方米。二是强力推进水治理工程建设。8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为100%,实现城市污水零排放。三是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对凌河沿河210座尾矿库进行了综合整治;对大凌河流域109家矿山选厂、41家黄金采选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对沿岸34个小造纸厂进行了关停整治,取缔城市和企业入河排污口24处。清淤河道158公里,整治、复原河道240处。

  修复生态使绿化覆盖率显著提升

  建国初期,我市仅存残次林110万亩,森林覆被率仅为3.9%,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加之我市地处辽西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风沙大,绿化条件差、造林难度大。为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一是通过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造林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善了朝阳的生态环境,使森林覆被率由建国初期的3.9%上升到目前的42.7%。二是实施了京四高速公路(朝阳段)“绿廊”建设工程、500万亩荒山绿化工程、辽西北边界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20万亩坡地造林工程和1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181万亩。三是加快了城市道路、公园、居民区、凌河两岸、入城口以及郊区绿化,努力做到点、线、面结合,平面与立体相结合,增绿与补绿相结合,2012年在城区栽植乔灌木30余万株,极大地提高了城区绿化质量,现城市绿地面积达到了1026公顷,建城区绿化覆盖率36%。

  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建设,我市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市已有林业用地面积1612.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4.6%,森林覆盖率为42.7%,林木绿化率为47.8%,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外围森林环抱、内部绿树成荫”的目标越来越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较大提升。

  雨污分流工程实现高起点建设

  创模以来,朝阳市市区强力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工程建设,城区雨污分流管网覆盖率达到80%,燕都新城雨污分流实现全覆盖,城区雨污分流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已建成雨污分流管网设施涵盖城区内主要大街及主要路段,如朝阳大街、南北大街、中山大街、友谊大街、新华路、珠江路、文化路、长江路、竹林路、柳城路等诸多街路。截至目前已建成雨水管网约90公里,污水管网约60公里。今年计划继续在市区文化路、黄河路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该工程将在年底前完成。届时,我市市区主要街路将全部完成雨污分流改造。

  燕都新城雨污分流工程坚持高起点建设:朝阳市燕都新城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目前已起步建成10平方公里,起步区全部完成了雨污分流,共建成雨水管网20.3公里,污水管网10.7公里。目前燕都新城污水日产生量约3000吨左右,新城区污水全部送至朝阳市环保水务公司处理,雨水经管网收集排放至大凌河。

  朝着落实建设“大文化”、“大生态”、“大民生”三大任务目标,我市正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探索和实施城市环境长效管理,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在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基础上,不断加快“生态朝阳”建设步伐,吹响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总号角,持续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让朝阳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更和谐!

上一篇:喀左县百万平方米暖房子工程进展顺利
下一篇:北票市矿山环境治理项目一期工程通过省验收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