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楼的传说

2014-04-28 10:37:01   编辑:佚名   来源:法库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核心提示:辽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沈阳市辽文化研究会顾问 彭定安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关于白鹤和白鹤楼,在法库民间流传,历久不衰。  黄鹤已去,留下&ldquo

辽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沈阳市辽文化研究会顾问 彭定安

千年情思白鹤楼——白鹤楼的传说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关于白鹤和白鹤楼,在法库民间流传,历久不衰。

  黄鹤已去,留下“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遗憾和慨叹。

  然而,黄鹤虽逝,白鹤依旧在。不仅年年来去不爽,而且它的身影、它的鸣叫、它的善良和美好,以及关于白鹤楼的建造和意义,人们都一直把它流传在口头,铭记在心里,寄托着一种美好的向往和情感。

  翩翩白鹤,翱翔千古不绝,南栖鄱阳湖,在这里越冬;北居俄罗斯雅库特地区,生息繁衍。当春风飘逸,鹤群北飞,等秋风萧飒,便携幼南归。万里征程,途中何处歇憩?沈辽平原,法库湿地,是它们选择的栖息地之一。千百年来,年年春风、岁岁秋雨,它们从不失约,从不忘归,从不迷途。

  高洁优雅的白鹤,生性孤傲,洁身自好,文静安详。它们依恋浅水湿地,喜食柔弱植物的种、芽、根、茎,渴饮洁净见底的浅水;它们喜爱清静温馨,栖息浅水,面积要阔大,屹立水中,引颈眺望,要视野开阔辽远。环境的良好和自身的习性,使它们从容、安静、友善、长寿,透着一种仙风道骨。人类在它们身上观赏、也希冀和寄托着美好的情愫,视为健康、善良与长寿的象征。

  故此,在它们迁飞的中途站,在白鹤之乡法库地区,便流传着美丽的传说,——关于白鹤和白鹤楼的传说,引人遐思。这个美丽的传说,与古老的契丹族,以及它所建立的辽国的历史和文化,息息相连。

  《辽史》记载:“辽之为国,邻于梁、唐、晋、汉、周、宋。”其于晋,“寇仇相攻”;其于“梁、唐、周隐然一敌国”。是故连年征战,挽弓控弦,铁马金戈,奔腾杀伐。那是在辽天赞年代(922—926),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派兵马大元帅、次子耶律德光东征渤海国。正当春风浩荡时,耶律德光在征战途中,行至今法库獾子洞湿地,只见青草茵茵,绿波逶迤、芦蒿返青、禽鸟飞鸣,好一番盎然春景春气,令人心旷神怡。他纵观周遭,山势奇伟,峰岭相连,放眼山前则原野辽阔,一望无际,极目远眺,辽水汩汩,流向远方。一代名将、契丹英豪,面对如此光景,远眺深思:这里既是军事要冲,又是风景佳处,还是风水宝地,于是赞不绝口:“真个好地方!”随从告知“这里就是圣迹山。”好一个圣迹山!时逢际会,地灵人杰。他想,在此建一个“上京”的“陪都”,岂不是好!正思索间,忽听一声鸟鸣,凄厉惶恐,他抬头一望,只见一只白鹤在头顶飞鸣、盘旋,急切而惶悚。耶律德光不禁惊疑,四顾周边,猛见不及一箭之遥处,一斑斓水蛇吐着蛇信,蜿蜒疾行,正扑向一只雏鹤。原来如此!耶律德光立时明白一切。他迅急挽弓,拉弦,瞄准,嗖——一声熠熠生风的箭矢,射向水蛇。蛇亡鹤存,雏鹤得救。顿时空中白鹤,长鸣嘹嘹,是轻松快慰,是鸣谢感恩。它引领幼仔,渐行渐远,悦耳长鸣,余音袅袅,倾诉谢恩与依依惜别情。

  若干年后,来到天显元年(926),耶律德光继承皇位,是为辽太宗。贵为一国君主,建陪都、修楼阁,本应是轻而易举之事,但耶律德光既日理万机,又逢战事频仍,却未能实现夙愿。百多年后,斯处成为驸马都尉萧匹敌所建之渭州城。继后,保宁元年(969)辽世宗之子耶律贤继承皇位,为景宗;14年后,辽统和元年(983)景宗子耶律隆绪继承皇位,为圣宗。在景宗和圣宗前期,太后萧绰居尊位、摄国政,并亲帅军旅,与宋展开数十年征战。战时某日,宋军以火攻之计,偷袭辽军,眼看火烧连营,危在旦夕,而辽营浑然不觉。正当此时,一只白鹤,飞临萧太后营帐,猛啄帐顶,太后闻声,猛然醒,便急急率众突围。不幸为宋军发现并认出太后,一兵丁弯弓搭箭即将一射命中。正此时,太后忽闻一声刺耳鹤鸣,宋兵惊,箭射偏。太后转身回首,瞟见箭矢偏离,也瞅清是白鹤施救乃得脱险。她急速眺望,只见白鹤飘然远去。

  萧太后铭感白鹤救主的恩情,更系念太宗射蛇救鹤的往事,并及太宗建陪都的遗愿。诸事扣连,乃悟先主救鹤、鹤回报的恩恩相续之因果报应,于是倡导爱鹤、尊鹤、礼鹤。于是辽代契丹族便奉白鹤为神鸟仙鹤,是长寿吉祥福瑞的象征,尊爱有加,精心保护。为了既系念先祖的福荫恩德,又铭感白鹤的感恩救主,萧太后更命韩德让等重臣,在昌平堡——今法库地区,选址修筑白鹤楼。然而历史发展每多曲折回环。萧太后的美意,终因辽宋战事重开,白鹤楼未能竣工半途而废。虽然尔后辽宋订立“澶渊之盟”,结束半个多世纪的恩怨仇雠,但白鹤楼仍然未曾竣工。直至乾亨二十七年(1009),萧太后交权于其子圣宗,并不久辞世,她的建白鹤楼夙愿,始终未能实现,留有遗憾在人间。

  历史进到辽道宗耶律洪基继位(1055),辽朝进入宗教、文化、文学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耶律洪基精通音律、擅长书画、爱好词赋,并广交天下名士、文人墨客。苏辙这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豪,即是道宗的座上宾。一次文人雅聚,道宗同苏辙提及曾祖母萧太后建白鹤楼的遗愿。苏辙闻听,感动且兴味盎然,并想起其兄苏轼,曾在山东某处名山留下过“白鹤楼”的墨宝。于是造访昌平堡白鹤楼建造地。见楼虽功亏垂成,且数十年风雨摧损,但雄姿依旧、风骨犹存,环顾四周更是山峦起伏、树木葱郁,风光雄浑阔大。欣然慨叹,若白鹤楼落成,当是文人雅士饮酒赋诗的好去处,脱口而出:“大辽福地!”。适有当地僧人萧和尚在,接续吟咏道:

  汝性自高洁,来去亦匆匆;

  不语非本意,无声胜有声。

  苏辙闻此,感触顿生,想起兄长苏轼宦海浮沉,屡遭贬谪,因而兴起他乡遇故知之感,便欣然应萧和尚之邀,到奚王岭寺庙相聚饮茶。两人话语投机,恰谈甚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历史文学、以及风土人情,无所不谈,甚至涉及中药医术。至此,苏辙为萧和尚传授家传药方“茯苓散”,有关药性药理、煮熬制作及其功效,一一传授。他告知萧和尚,茯苓生于松树根部,是键脾肾、护肝脏、宁心安神的养生珍品,可以“解急难于俄顷,破奇邪于邂逅”,服用之,“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苏辙回宋后,曾撰《服茯苓散赋》一文,以记此行此事。后萧和尚应用此药此术,为当地百姓济難解困,治病救人。据云,此乃自中原传来法库地区最早的中医药学。

  再后,新起的女真灭契丹,金取代辽。几乎同时,北宋亦南迁杭州,进入南宋时代。金与南宋又起战事。民间传说亦相与衍生,据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四太子金兀术与南宋名将岳飞大战时,金兀术在今法库城东奚王岭调兵遣将,曾经以未建成的白鹤楼作为指挥台。

  这一直未曾竣工的白鹤楼遗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战火兵燹、风雨摧折,日益湮灭,惟留下传说引人遐想,作历史的沉思与文化的追寻。

  如今,普天之下白鹤仅存三千之数,是全球濒危动物中之极危物种。但它们南归北返依旧,法库湿地中途休憩依旧,它们思念祖先曾经的青山绿水、浓荫蔽日、幽静安详,期待自然的复苏,山川的返秀。

  白鹤楼传说,连接与蕴含远古与现代、历史与传说、自然与人,以及保护与建设的深沉意蕴。

 

上一篇:因修路费引发争吵 法库两村干部一死一重伤
下一篇:法库县局户政大厅三步打造群众满意窗口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