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话说小偷小摸的习惯很多孩子都会有,但是这个一定要从根源教育!千万不要过于放纵,最后导致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就太过危险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未成年盗窃会
亮亮的父亲为什么要做出如此过激的举动?陈女士告诉民警,亮亮喜欢从家里人这里“拿”钱。“起先还是几元几元地拿,后来越来越多,有几次甚至拿了百元大钞。”陈女士说亮亮不仅从他们夫妻俩那里“拿”钱,还“拿”其他亲戚的钱。“我们怎么教都教不回来。他爸也是没有办法,只能通过这种办法吓一下孩子了。”陈女士说,自己虽然不能完全赞同丈夫的做法,但是能够理解。
孩子“小偷小摸”应怎样引导?
潘警官告诉记者,在日常出警中,要求民警教育孩子的案例不少,但是如此极端的也不多。他认为,这样的做法有些不妥,“这样做会对孩子在心理方面造成影响。如果孩子出现类似‘小偷小摸’的情况,家长还是应该正面进行引导,过激的方式其实是适得其反的。”
那么发现孩子“小偷小摸”应怎样进行引导?记者咨询了公安部门、教育专家以及心理专家。
1.家长的态度应尽量保持平静、沉稳。在发现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后,家长一定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通过言语或肢体来伤害孩子的自尊,了解孩子偷窃行为的心理动机,再对症下药。
2.尽量减少诱惑,净化家庭环境。生活细节可以适当放松,但涉及金钱的规矩要严格遵守。向孩子介绍父母的工作状况、家庭的经济条件,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辛劳、获得金钱的正当渠道,以及“小偷小摸”的可能后果。
3.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延迟满足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而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4.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让孩子有机会把心底积压的负面情绪尽情地宣泄,做一回孩子真正的“知心朋友”。在谈话的过程中父母要充分地表达对孩子优点的欣赏、对孩子渴望进步的信任。同时,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应以身作则,教导孩子如何正确面对问题,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