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诸多原因共同造成的,例如城市中的工作机会比较多,在乡下只能种地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太大会造成诸多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头等大事!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
工资性收入是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1996年前,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工资收入的8-10倍左右,直到2012年,差距下降到5倍左右。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约为80%,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结合全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总体走势,可以发现从1992年开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使工资性收入和总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要素流动会促进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进城打工会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具体表现在1994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趋势演进到第三阶段,即阶段性缩小,并且城乡人均工资性收入差距也逐步缩小。对农村居民来说,工资性收入占比正在逐年提高,1985年仅占总收入的1 8%,到2013年首次超越经营性收入,占比达到45%,成为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的政策措施,如确保农民工工资、子女教育、医疗等,并且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会进一步加快,工资性收入将会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据更大的比重;对城镇居民来说,工资性收入一直是首要收入来源,但是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工资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的比重正在逐渐下降,已从1985年的近90%下降到2013年的640-/0。国家着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并加强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和工资总额管理。工资收入的调整将会有效缩小城乡相对收入差距问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仍然存在着绝对工资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
农业生产持续增收困难。近年来,随着“三农”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据统计,江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7357元上升至2013年的13598元,增长了1.85倍。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今后农民持续增收会存在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产品增产增收的空间减少;二是依然存在着农产品经营方式粗放雷同、结构调整缓慢滞后等会引致“谷贱伤农”的现象;三是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不高。
税收优惠政策城乡迥异。近些年,我省经过多轮农村税费改革,农民的实际收入得到了稳步提高,但目前许多税收优惠政策仍存在城乡差异。如,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减免税政策、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退役士兵就业税收政策等都只局限于城镇,农村居民不能享受;又如,虽然财税[2010]84号文已经提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地户籍人员在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失业后可在常住地登记,但相关条件如何认定、相关部门如何配合等,未有明确规定,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落实难、执行难等困境。这些都会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财富分配的不公平性,进而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基础教育资源城乡失衡。教育资源是否均衡配置会影响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江苏城乡间基础教育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也要看到,直到2011年,江苏基础教育经费均衡指数也仅达到47.4,这同国际上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或地区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另外,据调查,江苏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还集中体现在:一方面,城乡生均固定资产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学前、初中及高中的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存在差距,城市中小学汇聚了优质的师资力量,而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普遍缺乏教师。
农民都进城了谁种地?
“民以食为天”,但农民都进城了,谁来种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今日在“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总的方针就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让科技机械现代因素融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水平。
农民进城后,农村的资源配给更合理,进城打工和留下来的农民都能增加收入,形成城乡互补。韩长赋表示,“中国农村总体劳动力还是多的,欢迎在外打工的农民、大学生投资农业、从事农业,经营现代农业。有了一批新农民,地是能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