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讲述的就是捕捞鱼翅的人!直接在船上就把鲨鱼的鱼翅给割掉了,然后鲨鱼又被扔进了海里!这个纪录片深深的震撼了小编的心灵,人类怎么可以这么残忍?
鲨鱼没有鱼翅还能活吗?
肯定是不能活的。人们活生生的砍下鲨鱼的鳍,之后失去了价值的鲨鱼就像垃圾一样被扔在一边,有些人甚至会把已经成了一个圆棒子的鲨鱼再扔回海里去。可怜的是鲨鱼的生命力是海洋生物里最顽强的,没有了鳍,它不能游动,不能进食,只能一动不动的躺在海底,要么等自己的血流干,要么被其他鱼类吃掉,要么活活饿死。残忍。
只有中国人吃鱼翅吗?
吃鱼翅不仅仅是中国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鱼翅在中国最为受欢迎!
首先要知道鱼翅是如何得来的。众所周知,鱼翅取自鲨鱼的鳍,鲨鱼是海洋动物,当然,也不是不能养殖,只是淡水鲨的口感非常差。而出海捕鲨不仅风险极高,捕捞回来的鲨鱼鱼肉因为高尿素的关系也必须尽快处理否则鱼肉很快发臭。鱼翅的加工过程更加繁琐,先要去除鳍基部附着的肉,然后经过浸洗、加热、脱砂、去骨、挑刺、除肢、漂白、干燥等八大工序。而制作过程也非常复杂,泡发滚煨样样马虎不得。
中国人是讲求食补的。这么孜孜以求地对待一副鲨鱼的遗骨,是不是证明鱼翅的非凡食疗效果?其实鱼翅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胶原蛋白,功能可能跟猪皮冻差不多,不是也说多吃猪蹄也能美容养颜的么?鱼翅的价格,在于其获取的高昂经济成本和社会价值。中国人的筵席,有了鱼翅等山珍海味撑场,立马身价倍增,筵席的主人也有了面子。
要面子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特质,并不是大旗一挥口号一喊便能改变的。陋习要改传统要坚持,但保留一种传统需要时间,摒弃一项习惯也同样需要时间,至于保留什么摒弃什么,是一个群体选择的问题。而要说残忍,法国鹅肝何尝不是另一种残忍?也不过只是鹅不到濒临灭绝的窘境罢了。
毕竟让人一下子不吃也是接受不来的,一个习惯了大米馒头的中国胃也不是能一下子就适应汉堡薯条的。虽然鱼翅没有大米那样的刚性需求,但毕竟这个需求市场依然存在,自然也会产生供应市场。一味地禁绝供应市场是不科学的,因为一味地禁止或者武断地拒绝反而会催生黑市的产生,而这种暗流涌动反而增加了管理的成本。现在美国有了一个组织叫做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鼓励合理化捕捞,希望从制度上较为合理地规范海洋捕捞的秩序,这种方式,人吃得合理,动物也有了喘息繁衍的机会,其实也算是一种双赢。虽然鲨鱼是海洋生物链的最顶端,但人可是自认地球上生物链的最顶端。
反鱼翅的人,心里大概是最不愿意鲨鱼灭绝的,这简直不亚于杀鸡取卵。所以反鱼翅的人,也没有必要挥舞着道德的大棒来打击吃鱼翅的人。愿意吃的,吃得起的,自然也不会介意排山倒海的斥责,或许还会有”人无我有“的虚荣感。当鱼翅不再是身份象征真正还原为它作为食物的本原价值,也许就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狂热地追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