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聚合寒食节又临春分好节气。主要的活动是祭祀、祭祖,文化底蕴丰厚,遂形成了今日清明节扫墓的习俗。
中华民族极重视伦理、道德、文化,认为行孝义是人本精神、民族精神。这一优良传统是值得延承的、值的发扬的。
代客扫墓是一种什么现象?
南京市雨花台公墓不久前推出“代客扫墓”服务,亲属通过公墓官方微信公号,在输入密码后,即可通过“直播”的形式观看工作人员“代扫”的全程。新闻一出即引起广泛热议,毁誉参半。一部分人认为网上的虚拟扫墓也是缅怀、纪念已故亲人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形式很新奇。也有人口诛笔伐,质疑“商业味太重”“这是糊弄逝者”,让本该亲力亲为的“传统失了真”。
记者在西安市凤栖山北区公墓了解到,目前凤栖山公墓也有“代客扫墓”的服务。凤栖山公墓一位同志告诉记者,一般西安当地人都会亲自来祭扫,目前“代客扫墓”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身在外地或者国外的无法回乡进行祭扫的客人。祭扫的流程为预约“代客扫墓”、采购鲜花等祭品、工作人员代扫、扫墓完成拍摄照片给亲属。一般只购买鲜花进行“代扫”,费用为100元,如果需要购置其他祭品,需要额外支付祭品的价钱。但工作人员坦言,截至目前凤栖山北区公墓还没有接受过一起“代扫”的预约。
“代客扫墓”的出现,不仅是互联网对传统民俗形式的一种颠覆,更是对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传统观念发出了巨大挑战。不可否认,清明节扫墓带有强烈的仪式感,的确应该是家人亲自前往墓地祭拜。中国人重感情,一个“代”字明显淡化了情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代客扫墓”不被认同也在情理之中。但随着人类迁徙范围不断扩大,身在异乡的人们并不能保证都能在清明节赶回故土,能通过网络的形式看看长眠在远方的亲人,又何尝不可?
存在即合理。扫墓的目的是表达情感、寄托哀思,敬柱香、鞠个躬、栽棵树也是“形式”,“代客扫墓”不过是一种新形式,它的出现说明目前市场上存在特定需求,即便有商业成分,只要在当事人可以接受的程度内,照样也承载家人的亲情厚意,在市场经济和互联网发达的大环境中,对“代客扫墓”、网上祭奠也无可厚非。
口诛笔伐的谴责者不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千里之外、清明时节赶不到亲人坟前,无法坟前敬香、鲜花祭奠,如果有人代为祭扫,不也告慰先人、慰藉内心?总比无缘祭奠、失望惆怅好吧?
标签:
上一篇:眼泪也会被冻住的感人至深,那年那兔那些事的作者是谁?
下一篇:男子举报自己妻子遭到村干部强奸多次,老婆被强暴怎么安慰妻子走出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