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依旧笑春风

2014-04-28 11:26:16   编辑:佚名   来源:葫芦岛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核心提示:   ——梨花节给养马甸子乡带来了什么   图为养马甸子乡万亩梨园远眺。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随着建昌县第五届梨花文化艺术节的

   ——梨花节给养马甸子乡带来了什么

  图为养马甸子乡万亩梨园远眺。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随着建昌县第五届梨花文化艺术节的闭幕,高洁如雪的梨花也与四面八方的游客作别,开始默默结果,向金秋进发。

  那么,梨花节给最先办“节”、又是建昌15万亩梨花源核心景区的养马甸子乡带来了什么?4月26日,记者来到梨乡探寻究竟。

  记者打破以往的采访惯例,没有找书记乡长“直白”,而是听农民怎么说。

  养马甸子乡地处建昌县城东南45公里处,面积134.8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8433口人,耕地面积14535亩,人均耕地不足0.8亩,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梨乡。现在有果树150多万株,分布在千家万户、千沟万壑。这里,春天梨花似锦;秋天硕果飘香。

  改革开放和建昌县“旅游兴县”战略,使养马甸子乡党委、政府重新审视乡情,谋求新发展,进而催生出一个越来越大、越来越好、越来越火的梨花节。

  近几年来,养马甸子乡相继建成万亩梨园2处,千亩梨园5处,覆盖7个村,受益农户3000多家,占全乡总户数的70%。果树从2000年的70万株发展到目前的150多万株,年果品产量达到5万吨。梨树,不仅成为农民的摇钱树,还成为游人赏花的好去处。这花的优势如何再放大一些?于是,他们由做“果”的文章,又扩展到做“花”的文章,把独有的梨花资源作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既“卖果”又“卖花”,“赏花”和“卖果”并举,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挖掘出更大的商机。

  2010年4月26日,养马甸子乡党委、政府在建昌县委、政府和旅游局的支持下,举办了首届梨花节,他们“以花为媒,以节会友,联姻经济,招商引资”,邀请省内外的领导、嘉宾、经济界、文艺界人士以及对家乡有突出贡献的1000多名八方宾朋,观赏如雪的梨花,观看精彩的演出,品尝特色的农家饭菜,共商全乡经济发展大计。首届梨花节,他们以“展示梨乡形象,弘扬旅游品牌,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成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发展、开放、文明、富裕、和谐的魅力梨乡。

  梨花节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华丽转身,由做“果”的文章,扩展到做“花”的文章,让传统的梨乡上演了一幕现代版的“花为媒”。

  时至今日,养马甸子乡已经举办和承办了五届梨花节。梨乡干部群众全然醒过神来,悟出了梨花儿深深蕴藏的“钱”景。从只卖果,到以梨花为媒,促进经济发展的观念转变,梨乡人走过了一条反思和崛起之路!

  这里的万亩梨园还引起了省市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了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了水土保持的投入力度,加大了果树管理的力度,增加了管理的科技含量。2010年8月,房胜沟万亩梨园成为省级水果提质增效项目示范园,并在梨园内召开了全省水果提质增效项目现场会。养马甸子乡先后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截至去年末,该乡共发展名、优、特新品种果树30万株,农民仅果业一项人均收入达3000元。位于主景区的梨花源村,有了10几家农家乐,超市、车辆维修点、药房、五金建材等各类工商业户增加10几家。全乡还有2000多农民就地务工,月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

  梨花节成为特殊的“洼地”,凝聚了人气、财气、信息,还打出了品牌,提高了知名度,成为国家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省市县有关部门投资修建了蓄水池、大口井、上水管路,解决了万亩梨园的“饥渴”问题,他们今年还建设一个2000亩的核桃园,列入国家林业部门的产业化项目,项目区修建蓄水池4个、打井3眼,修作业路3公里,预计栽核桃6.6万株。

  尝试土地流转,在流转中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亮点,梨乡农民的腰包鼓了,精气神也足了。

  过去因为传统的果业,人们形成了线性思维;因为梨花节,他们产生了放射性的思维。“农业景观化、景观旅游化、旅游产业化”,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梨花节,与其说是一项活动,不如说是一种拓展。有了节,必然要有与节相应的内容。他们明晰了发展思路,形成了“以旅游为龙头、农业产业化为依托、城乡统筹为切入点”的理念,和“年年有节、春春有花、秋秋有果、天天有客”的目标,争创“保留生态建园、梳理自然山水,构筑交织梨园、建设大棚、油桃采摘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廊道”的发展模式。

  他们依据国家土地流转的政策,依托当地沙化土壤透水透气性强、光照充足的地缘优势,根据梨花节生态游的实际需要,尝试进行土地流转。从2010年初至2013年末,养马甸子乡共流转土地9252亩,开发建设节水滴灌日光温室大棚2820栋,其中香菇大棚1430栋、500多户,户均120延长米,纯收入八九万元。产品远销河北、沈阳、武汉、广东等地。蔬菜温室大棚1000多个,各类蔬菜远销武汉、华北等地。2013年,全乡仅香菇销售就实现1.7亿元,人均收入5000元,农民纯收入由2009年的不足6000元跃升为2013年的9600元,为五年前的1.6倍。

  养马甸子乡政府还建成了建昌县唯一一家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环境良好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极大地方便了周边乡镇农副产品的流通。在这个批发市场,记者见到了来自福建的客商姜晓燕。她说:“我是正月十六来的,大量收购香菇,一等品发往青岛、厦门,次品烘干后发往韩国,旺季时,一天收购五六万斤,淡季收购也有1万多斤。”一位农民插话说,客商的大量收购,香菇的价格也高了,次品香菇过去一斤五六角钱,现在是一斤两元多。经纪人查恩俭说:“我有4个恒温储藏库,从去年11月开始收购,一天2万多斤。到4月末,光现金就付出900万元,往我这送香菇的农户有50多户,全乡的经纪人有10多个,有香菇的农户一年的收入一般都在10万元以上,转移劳动力2200多人,人均年收入20000多元。这里可以说是建昌县的香菇大乡,乡政府给我们的支持挺大,很多客商是通过梨花节知道这里有香菇的,梨花节畅通了信息,汇聚了人气。”

  在梨花源主景区的沿路,还有20多个油桃大棚,农户想尽办法把油桃的采摘期“培植”在梨花节之前,他们有70%的油桃在这个季节卖。过去是卖难、被动的卖,现在是主动的卖、打广告卖、在大棚里卖。刚办梨花节时,是在主会场卖,现在是在大棚里卖,游客高兴采摘,吃个新鲜。养马甸子乡杨木锨沟村有一个农民叫闫友山,58岁。2008年以前,他在大连瓦房店给人打工,管理大棚油桃和樱桃,有一套拿手技术。后来,他听说家乡办梨花节,农民搞大棚,有优惠政策,好政策和思乡之情,使他毅然回到家乡,筹措3万多元资金,建起2座大棚。夫妻俩吃尽千辛万苦,第三年就有了效益,吸引了沈阳、秦皇岛、锦州等地的客户到这里订购油桃。闫友山和妻子王凤云就靠这2个大棚的油桃,供出来2个大学生。闫友山是个热心肠的人,有农民的朴实,还有商人的头脑。经他手帮助建油桃大棚的农户就有20多户。闫友山知道乡里搞梨花节,就在大棚门口立上牌子,让观赏梨花的游客走进棚里采摘。游人不仅赏梨花,还在他的大棚里采摘桃子,比平时好卖得多,价钱也由五六元钱涨到10元1斤。他的油桃不打农药,上农家肥,无公害,又脆又甜又鲜,每年的梨花节,他的两个棚、900株、20000多斤的油桃,准能卖1.5万斤,到五一就全卖光了。闫友山告诉记者,今年梨花节前,他在主景区的“梨花源”大牌子下面做了一个广告,很漂亮,游人在广告牌前拍照留念,然后到大棚里采摘油桃,到4月26日,基本卖光了园里的油桃。

  梨花节因为有大量游人的涌入,“倒逼”乡政府优化环境,美化乡村,完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

  前几年,养马甸子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白色污染也随之出现,严重影响了梨乡的优美环境。为保创造好环境,养马甸子乡政府自打有了梨花节,设16名乡、村环保监管员,他们走进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农户家里宣传整治、美化环境的重要意义,动员全民保护环境。他们的工资由乡政府承担。同时,乡政府还出资2万元购买一辆自卸农用三轮车,专用清理垃圾。基础设施也为经济的发展、梨花节的承办提供了一流的服务和支撑。他们在三角洲新建综合服务楼一栋,计生服务站、文化广播站、财政便民服务大厅、邮政储蓄大厅、劳动服务大厅各一处。对仓上村喜鹊沟进行3公里的路改及路面硬化。从杨树沟到小梨树沟进行7公里的河道治理。在宫福堂、杨树沟、养马甸子村完成3处果树滴灌工程,对三角洲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二期工程改造,并在市场内进行绿化和亮化。对腰庄子到石灰窑子交界处进行6公里的路改,对回流水大东沟组1.5公里的屯路进行硬化,在宫福堂、杨外、杨树沟修便民桥4座。

  2013年,完成仓上村文化广场建设,新建便民桥4座。在梨花园主景区公路两侧安装太阳能路灯46盏,建花坛17个,栽植风景树1000多株。

  大美梨乡声名远扬,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越来越多,蔬菜、梨果、香菇不愁卖了。

  梨花节的举办,使过去卖难、价低的农副产品开始俏销了,价格也上涨了,可谓是一“节”办起,全盘激活。为迎接第五届梨花节的到来,养马甸子乡投资50多万元建成了大东沟“梨王”景点,打通了一条通往另一个梨乡大屯镇的山路,给全国之最的一株“千年梨王”挂牌、做美容、红绸披身,大理石柱子做围栏,默默独处一隅的“千年梨王”开始有了特殊礼遇。“梨王”树干需3个成年人伸臂方可合围,树高达10几米,树冠面积约有400平方米,年年春季梨花盛开,年年秋季硕果累累,年产安梨3000多公斤。此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这一消息被新华社、辽沈晚报记者发出后,被200多家媒体转载。梨乡的美誉度与日俱增,游人由首届的5000多人增至到现在的6万多人。“外围”采访结束后,记者见到了乡党委书记孙丹、乡长孟令伟。谈起梨花节的事儿,他们都很兴奋,认为:通过办梨花节,他们开扩眼界,以“节”破“结”,迈开了梨乡产业调整的步伐,改善了梨乡落后的基础设施,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他们讲市场、唠效益、谈项目、话致富,肯干、实干、巧干,有一股子敢于亮剑、艰苦奋斗的劲头,过去是等靠要,现在是“井里没水四处淘”,上上下下找到了梨园经济的新亮点,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游、生态游的新路子,整个乡的发展驶上快车道。

  养马甸子乡大有文章可做,建昌县的梨花节更大有文章可做。采访结束了,记者心絮飞翔,期待着梨花节给这个乡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越办越好。

上一篇:兴城市农民的发明
下一篇:建昌县财政局开门纳谏不护短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