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沟经验”的新跨越

2014-06-10 14:07:12   编辑:佚名   来源:阜新门户网站     评论:0 点击:
核心提示:   50年前,阜蒙县因为创造出“ 三沟经验”而闻名全国。时至今日,“ 三沟经验”从总结、推广到演进、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个跨越,就是从解

   50年前,阜蒙县因为创造出“ 三沟经验”而闻名全国。时至今日,“ 三沟经验”从总结、推广到演进、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个跨越,就是从解决农、林、牧矛盾到建设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从1964 到2014,悠悠50 年。半个世纪中,曾向全国推广的“三沟经验”在“三沟”当地实现了怎样的发展,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问题。5月20日至21日,记者走访蜘蛛山、七家子、招束沟几个乡镇和该县有关部门,耳闻目睹,见证“三沟经验”在阜蒙县的新跨越。

   50年回眸看“三沟”

  在蜘蛛山镇塔子沟汤头河两岸,50年前栽植的杨树正在被速生杨更新换代,新林和老林混杂交错,树下,清清的河水淙淙流淌。

  84 岁高龄的白文林老人站在全国林业劳模崔景明的墓碑前,用拐杖指着山下说:“汤头河两岸十几华里过去都是沙包子,春天起大风沙子能把垄沟填平,地就白种了。后来崔景明带着大伙儿成立林场,边造林边看护,造了2000 多亩杨树林,风沙再也起不来了,你看现在林子是林子、庄稼是庄稼,塔子沟村的后生们享福着哩。”

  塔子沟的“河边造林”,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的自办林场育苗造林、80年代的改革开放、本世纪初的林权改革和时下进行的轮伐更新,目标是发展速生丰产林,并实行林粮兼作。现在全村800个农户中有200 户拥有林地,他们将在近5000 亩林地和河滩地上实现增收致富。

  沿汤毛公路进入七家子镇的毛岭沟村,让人不敢相信在干旱的阜新西北区还有这样一个丰厚的植被区:林子遮天蔽日,空气潮润,针灌混杂的景象和茂密程度酷似雨水充沛的辽东;在午后阳光下,近百种树木争相发扬,野鸡的鸣叫声不绝于耳。

  71 岁的村护林队队长白永贵告诉记者,自上世纪50年代这里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封山育林”经验后,七家子人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把“毛岭沟”保存成一块辽西北造林绿化的活标本,森林覆盖率达70%。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描绘七家子:春来梨花数枝雪,秋到深山一抹红。

  到了招束沟,这里的景观不是林子,而是大面积的梯田。据镇干部说,招束沟后拉各拉村造水平梯田比大寨要早上10年。全国劳模、“治理坡耕地”创始人包清福的墓碑就在山坡上,站在这里放眼招束沟大地,一坡又一坡,一道又一道,梯田遍布,甚为壮观。

  招束沟镇位于阜蒙县东北33公里,属丘陵山区,有近7万亩坡耕地,因为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歉收。上世纪50年代,在后拉格拉村党支部书记包清福的带动下,创造了招束沟以修建梯田防止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2007 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镇里将后拉格拉村原有梯田损毁部分进行重新修筑。目前,招束沟全镇有政府统一修建和百姓自发修建的梯田面积近6万亩,在花生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花生成为农民的主体收入。塔子沟、毛岭沟、招束沟,这“三沟”的经验就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通过治山、治水解决农、林、牧发展失衡问题,其本质是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来协调和促进各业发展。

  从“经验”到“精神”

  “三沟经验”既由阜蒙县创造,也必在当地得到充分发展。

  蜘蛛山镇党委书记王立军说:“多年来,全镇克服困难,大兴造林绿化,目前全镇有林地面积已超过8万亩,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塔子沟创造的‘河边造林’不仅是经验,而且是一种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砥砺发扬中才有了蜘蛛山的今天。”

  同样,七家子镇在创造了“封山育林”经验后,持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近5年造林5 万亩,并模范地实行封山禁牧,持续扩大绿化成果。

  所以如此,是因为阜蒙县处在辽西北的环境的特殊性。该县属土石质低山丘陵区,境内地貌是南部山、北部沙、西部丘陵、东部洼,十年九旱且降雨集中在汛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在该县大农业的概念里,生态是基础条件,即造林防风固沙,增加植被让水蓄在山上,最终实现水土保持,这样,实现林茂、粮丰、畜兴的良性循环才成为可能。

  为此,全县努力探索“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以退耕还林、“三北”造林、荒山造林和百万亩经济林建设及青山保护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注重林业产业发展,打造“生态阜蒙县”,促进县域经济“提速升位,跨越发展”。特别是近5年来,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8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4.1个百分点,被评为“首批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县”和“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

  同时,全县在国家的扶持和各族人民努力下,相继开展了“十年治柳”、“十年治凌”和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项目,使水土流失面积由上世纪60年代的706万亩减少到441万亩,仅近5年就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2万亩,完成农田基本建设重点骨干工程1134项,连续蝉联省“大禹杯”竞赛优胜单位。目前,阜蒙县是国家级“粮食生产标兵县”、“生猪调出大县”、首批“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和省级花生“一县一业”示范县、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县”。今天,阜蒙县正朝着全国农业强县目标大步迈进。

  在阜蒙县的历史上,从“林业先行、以畜为主”到“林草先行、粮畜并举”,从“生态立县”到“生态发展产业化”,传承发展,不断创新,这是从“三沟经验”到不断探索发展路径的“三沟精神”的演进和跨越。

  从农林牧到示范带

  时下,这个农业大县创造的“三沟经验”已经不限于“生态”层面的解决农、林、牧问题,而是把它嵌入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中,实现大农业概念下的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和效益最大化。

  记者看到,创造了“河边造林”经验的蜘蛛山镇,今年开始大力营造经济林,发展现代农业综合体,向观光旅游、采摘项目延伸;创造了“封山育林”经验的七家子镇,今年营造榛子等经济林4500亩,成活率90%以上;创造了“治理坡耕地”经验的招束沟镇,在山坡上搞起了设施农业试验,扣大棚种植香瓜,头茬每斤卖到7块多钱。

  此外,国华的葡萄、富荣镇的树莓,老河土的花生、化石戈的小米,务欢池的生猪、大巴的关山驴……今天,阜蒙县农、林、牧各业借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之机,瞄准市场,紧盯效益,正在高标准地走向“一乡一业”。按照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规划,涉及阜蒙县26个乡镇、278个村屯、998个地块,总任务108万亩,包括果品林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高效农业、都市农业、养殖小区等7大项。工程分4年实施,到2017年全部完成。

  今年,全县计划建设示范带32.7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65.41万亩,研发包装大型农业项目84个,并与辽宁金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3家农事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正在阜蒙县强力推进。

  县委书记马永生告诉记者:“我们不能躺在‘三沟经验’上面,要发扬因它成长起来的‘三沟精神’。‘三沟经验’主要解决了生态问题,而我们现在的着力点是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眼下进行的示范带建设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三沟经验’中解决农、林、牧问题的一种时代升级版,要通过土地流转、适度集约经营来实现土地产出和农民收益的最大化。同时,要发扬‘三沟经验’中的群众首创精神,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加速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

  50年传承,50年发展。“三沟经验”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经验”,而是实现了从“经验”到“品牌”到“精神”的升华,将在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中大放异彩。

上一篇:阜新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正式开放
下一篇:查摆问题 要聚焦“四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