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楚大地上的阜新声音

2014-06-03 14:54:05   编辑:佚名   来源:法库传媒网     评论:0 点击:
核心提示:   电视媒体中的拼搏者  “舆论是这个社会的良心,做一名好记者不易,要有责任感,更要有道德的良知,这个比什么都重要。”在一间雅致的茶室里,记者见到了回

 

  电视媒体中的拼搏者

  “舆论是这个社会的良心,做一名好记者不易,要有责任感,更要有道德的良知,这个比什么都重要。”在一间雅致的茶室里,记者见到了回乡探亲的崔一平,和往日电视镜头前的形象不同,如今的他给人的感觉更加谦和淡然,言谈举止间颇具禅意。

  15年前的崔一平,做的工作跟传统文化一点关系都没有。

  1998年,崔一平进入阜新矿区电视台工作。很快,认真勤奋的他就成为台里的新闻主播。之后,他没有停止追梦的脚步,而是继续努力、充实自己。和每一位新闻人一样,崔一平在每一次完成工作之后都会思索,“如何才能做到最好?”而越来越开阔的视野也让他开始渴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年后,他迎来了一次“梦想来敲门”的机会。在朋友的推介下,他离开家乡阜新,来到了湖南省株洲电视台,在这里,他成为一名专做社会新闻的出镜记者。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选择来到异地打拼,崔一平也面临了不小的压力,毕竟放弃已取得的成绩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打拼,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但我就是那种秉持着一股‘劲’的人,只要选择了就绝不放弃。”不到半年,以崔一平为主的社会新闻节目“触点”在株洲电视台做得有声有色。就在此时,湖南长沙台盯上了这匹来自东北阜新的“黑马”,在几次接洽之后,崔一平应邀进入长沙台,加盟长沙电视台的首档现场新闻栏目——“在现场”。

  “在现场”是全国首档现场类新闻节目,那时候,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节目可以模仿,一切从零开始。节目强调的是新闻现场感,要求记者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现场采访,同时还要进行分析与评论,整个过程都要在没有文字稿的情况下完成,是对于记者的素质要求非常高的一个新闻栏目,这对于崔一平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

  为了做好这个栏目,崔一平练就了自己的“绝活儿”——在生活中“见到什么说什么”,如在上班途中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都要自己“说一说”,“这件事如何如何”“这个人有何特点”“这个地方有何不同”等等,带着观众的疑问,反复锻炼自己的现场反应能力与掌控能力。

  就这样,经过这样的自我训练,尽管是现场新闻,崔一平几乎都是“ 一遍过”。同样的新闻题材,同样的现场采访,但是崔一平带领的采访组每一次都能捕捉到独特的新闻视角,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效果。“在现场”栏目一跃成为长沙电视台的名栏目,收视率高达7个点。一年之后,凭借着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崔一平成为长沙电视台的首席记者。

  在长沙电视台期间,崔一平如鱼得水,在电视媒体行业攀到了一个新的顶点。继“在现场”栏目之后,又相继担纲开辟了“消费调查”“真相调查”等社会新闻栏目,如今依然是长沙电视台的主打栏目,也都留下了崔一平的烙印。而此时的崔一平也已经成为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小有名气的新闻记者,还应邀到湖南广电的摇篮——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等院校进行专题讲座。

  “千年道场”上的弘道人

  “现在我介绍自己时会说,我姓崔,名一平,字治中,号书生介子。在古代的中国,但凡是读了点书的人,都会有名有字有号,从我们现代人的名字上面就可以看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被我们丢掉了三分之二。”

  凭借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努力,在从阜新来到湖南长沙打拼的这一抉择中,崔一平取得了成功。也是从此时,崔一平开始对自己的人生重新进行思考。

  在岳麓书院的一次采访中,他首次接触了一场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坐在那里,静静聆听国学大师讲学论道,崔一平第一次领略到国学的魅力与力量,也开始深刻思考真正的人生意义。崔一平说:“走进国学,会感受到在你的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在那一瞬间,你才感觉到生命一下子被放大了。”当时恰巧一家知名书院要在长沙开设分院,邀请崔一平加入,于是,他再一次做出了惊人之举,辞去长沙电视台的工作,从电视媒体人转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初到学院,负责组织主持讲座的崔一平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传统文化以及更多的国学名师。“就像一下子就扎进了浩瀚的海洋深处,可以尽情地汲取国学经典当中的精粹,每一天都有收获。”从那时开始,读书(古人经典)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也让崔一平的人生更加充实、更加纯粹。

  崔一平说,在过去的十余年当中,他忙于工作,忽略了人生当中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亲情。“在过去我一年或许只能回来一次,陪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只有那么短短一两天,我的父母快70 岁了,假设他们可以活到100岁,按我过去的时间安排,这辈子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就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仔细想想,这显然太残酷了。”崔一平说,孝是“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个人如果连孝道都无法做到,那么德行、忠义就无从谈起。如今,他无论工作多忙,每个月都要回来一次看看父母,同时还将已经安置在长沙工作上学多年的妻女送回阜新,让她们可以更多的陪伴在老人身边。

  在做国学的这几年里,崔一平认为受益最多的就是自己。为了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两年前,崔一平开创了自己的天心书院,经常受邀讲学论道,成为岳麓书院那“千年道场”上的弘道者。就在采访结束的第二天,他又奔赴江西,为一个千余人的传统文化论坛出任主持。

  从阜新到长沙,从电视媒体人到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崔一平从理想出发,到现实落地,再度回到理想国度。崔一平将此全部归结于与传统文化的“缘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崔一平说,一谈到国学,人们的传统印象是与普通人的生活相距甚远。实际上,国学受用于所有人,特别是人们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现今,每个人都应该亲近国学、体会国学、享受国学,成为国学的传播者。“让更多人了解国学,从国学中受益,这就是我的理想。将来机缘成熟,我一定会把传统文化带回家乡阜新,为家乡、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尽一份绵薄之力。”

上一篇:阜新市市委书记张铁民到彰武县调研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
下一篇:“六一”,让爱陪伴他们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